
从青春期开始,女性的子宫内膜就发生周期性脱落,同时伴有阴道流血,此过程称为月经,月经的周期性变化称为月经周期。女性的月经从青春期开始,伴随其整个生育年龄,主要受遗传因素控制,营养、体重等也会对月经产生重要影响。
痛经是中青年女性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指妇女行经期间或行经前后,以发生小腹疼痛为主要症状,同时伴随着下腹部坠胀、腰部酸痛或其他不良体征。临床上可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两种类型,继发性痛经是指由盆腔器质性病变所引起的痛经,原发性痛经则是生殖器官无器质性改变的痛经,占痛经90%以上。
女性经期是否可以进行运动?答案因人而异。
1.有运动习惯的女性,在经期适当运动不会有副作用,相反还有利于身体,有助于血液循环,放松身体,利于经血排出顺畅,同时也能起到缓解痛经的作用。
2.若是没有运动习惯的女性,可以尝试在月经期进行强度较低、较为舒缓的运动,缓解原发性痛经症状的同时改变经期健身的盲目性和不良习惯,有助于促进女性良好健身习惯的养成,提高健康水平。
3.如果痛经程度很严重,无法忍受,每次月经期需要靠吃止痛药才能够缓解的女性,经期最好不要运动,同时要及时就医,判断是否为继发性痛经或其他原因。运动锻炼是药物、针灸、饮食、心理等方法外的另一种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有效方法,合理的运动能有效改善子宫缺血、缺氧情况,减轻痛经症状,提高体质水平,调节情绪状态。

月经期的运动处方推荐[1]
(一)有氧运动
1.运动强度:个体主观感觉轻松不费力;
2.运动时间:每次20~30分钟(有运动习惯的女性可以适当延长运动时间至30~40分钟);
3.运动频率:每个月经周期内进行2~3次(推荐在经期第4~5天,无痛经症状后进行);
4.运动方式:散步、超慢跑、健身快走,注意不可做一些球类和负重较大的运动;
(二)伸展性练习
1.运动强度:个体主观感觉轻松不费力;
2.运动时间:每次10~20分钟(有运动习惯的女性,可以适当延长运动时间至20~30分钟);
3.运动频率:每个月经周期内进行2~3次(有运动习惯的女性,可以在月经期内每天进行练习);
4.运动方式:舒缓瑜伽、简化太极拳、形体操等;
实施月经期运动处方的注意事项
1.月经来潮前三天,以轻柔、舒缓、放松的伸展运动为主。在运动过程中,要防止对腹腔施压,勿抬腿过高。主观感觉疲劳或发现出血量突增或暴减,应立即停止运动。
2.禁止参加剧烈、震动太大及竞争激烈的运动,如跳远、跳高、100m跑、踢足球和打篮球等运动。
3.不宜做俯卧撑、哑铃、仰卧起坐等会让腹压增加的力量性锻炼,防止经期流血太多或子宫移位,避免参加各种水中运动。
4.在运动中出现以下情况,需立即停止运动:运动中出现呼吸困难、头晕、恶心及心脏区域的不适;运动中出现明显的肌肉痉率、不适感或疼痛;主观上感觉运动强度太大,身体难以承受。
5.若在月经期间患有严重感冒、发热、腹泻等情况,发病期间应停止运动。
(新福建 2021年5月20日 链接:https://share.fjdaily.com/displayTemplate/news/newsDetail/3196/1027392.html?isShare=tr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