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1日(周四)上午教务处组织召开教学例会。会议由廖伟坚副院长主持,苏友新院长、魏立娜副院长、教务处及督导室有关人员、各系部主任、分管教学副主任、教学秘书参加会议。会议共两项议程。
首先,院督导室郑向红主任反馈开学至今教学督导情况,详细内容及建议督导室将会挂在督导室网页, 请各系部自行下载,针对问题组织教研室学习改进。
其次,教务处翁绳和副处长针对上半学期督导室以及系部提出的问题进行了反馈,特别强调了系部要加强对年轻教师的培养,对外聘教师以及教研室活动的指导和管理。
廖伟坚副院长对会议进行了总结,强调了教学作为学院工作的中心,希望各系部针对督导室反映的问题进行改进和反馈;对校本部外的学生(榕西、校企班、二元制)的教学质量管理把控提出了要求。在外聘教师管理方面,要求系部严格把关外聘老师的教学质量。
魏立娜副院长也对外聘老师的管理提出了要求,后续将会协同人事处、教务处对外聘教师进行建档工作,对外聘教师的资质进行把关,实行 淘汰机制等。
最后,苏友新院长发表讲话,对教学运行和管理提出以下几点要求:
1. 教学例会次数适当增加。廖伟坚副院长与教务处商定,今后每学期召开三3次教学例会,第一次时间安排在期初第2-3 周,第二次时间安排在期中考后,第三次时间安排在第15-16周。
2. 学院工作的首要任务是人才培养,督导室工作细致,针对教学反馈的问题和建议涉及校内外教师、教学队伍、考务、教材、实训实习等各个方面,请督导室对反馈意见进行梳理排版形成书面教学文件,发放院领导、党委各部门及各系部教研室。
3. 教务部门联合系部,针对会上提到的问题采取改进措施,将整改工作落到实处,需要协调时职能部门统筹协调。
4. 重视教研室活动,教研室是教学组成的基本单位,系部各项教学工作依靠教研室来完成,起着传帮带的作用,教研室要定期组织规范活动,全体教师参加并做好活动的记录。院领导定期或不定期查看工作情况。针对外聘教师存在的过多问题,各教研室在平时要做好储备师资,对于问题较多的外聘教师及时进行更换。
5. 教材建设是反映教师水平的大事,院领导会着手研究有关政策,比如通过工作量的核算、建立激励机制等,各系部也可提出教材立项建设设立预算、院级优质课程立项设立培育经费,促进教材建设,提高课程建设力度。
6. 院本部以外的教学秩序问题。校外学生仍然是我校的学生,要保证校外教学班的教学基本秩序,并且要有特色,建立基本规章制度。在符合基本规范的基础上,教务部门联合有关系部制定适合校外班运行的方式方法,做事做到有章可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