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读书社原梦队热议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调研重要讲话精神

【来源: | 发布日期:2021-04-01 】

2021年3月22日至25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了曾工作17年多的“第二故乡”——福建,先后到南平、三明、福州等地考察调研。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读书社原梦队于3月29日在马院社团研讨室,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调研重要讲话精神的学习讨论会。

 

指导老师熊美兰首先介绍了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调研情况,在4天的时间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去到了绿色南平、如画三明、山水福州,我们要跟随习近平总书记的脚步,体会足迹中的深意。接着,社团同学纷纷热议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畅谈学习体会。

19级检验301班廖佳盈同学:福建是习近平总书记的“第二故乡”,习近平总书记对于这个自己曾经工作生活了17年半的地方有着深厚感情。这次习近平总书记来福建说的“人民健康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标志。“这句话对我感触很深,从去年新冠肺炎疫情到现在,习近平总书记将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全民免费接种新冠疫苗。试问一下,有几个国家能做到这样呢?现在我更坚定了学好医学、为国家为人民健康作贡献的信念。

20检验304班李芳怡同学:习近平总书记时隔20多年再次来到三明沙县的时候,看到曾经贫穷落后的俞邦村如今楼房成排,沙县小吃的年营业额也超过了五百亿元,指出乡村振兴还是要因地制宜的选择富民产业。同样在三明,先行先试的探索医改的新道路,形成“三医联动”等改革经验,成为了备受关注的全国医改样本,这体现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改革不变的价值取向。另外,24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了福州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回忆了在福州的工作经历,感叹道“有福之州七溜八溜不离福州”,在现场习近平总书记了解了福州古厝和三坊七巷保护修复的情况,这也提醒了我们要积极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留住城市的历史和文脉。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调研的这段期间,很多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抓住机遇便要一往直前,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20检验303班邓新同学:此番调研考察,习近平总书记不仅带着“看山望水忆乡愁”的感情,还带着“山海情怀,赤子初心”的使命。跟随习近平总书记的脚步,体会足迹的深意。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时留下了不少金句。在武夷山的茶园,习近平总书记讲到“要让广大的科技特派员把论文写在田野大地上”,这告诉我们要创新发展茶文化。在福州,习近平总书记说“福州是有福之州,希望把这座城市建设得更加美好”,让我们深深地领悟到“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在企业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创新不问出身”,这让我们想起习近平总书记的那句话“伟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伟大。”习近平总书记就是以这种亲民,爱民,为民,让群众感到很暖心,倍亲切,受鼓舞。习近平总书记在闽江学院调研时再次强调“不求最大,但求最优,但求社会需要”的办学理念 。作为医学生,我们要抓住时代的脉搏,积极创新,更加努力增强自身的科学素养和提高自身技能,为社会为人民做出更大的奉献;身为共青团员,我们要秉承“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作为时代新青年,我们要努力奋斗,奋力谱写未来新篇章,要做有用之人,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 不仅如此,我们要紧紧铭记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的寄语“奋斗,志之所趋 ,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 。”

最后由熊老师对本次讨论会做了总结,并布置了下次原梦队要开展的讲故事活动。

通过学习和讨论,原梦队同学深深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对福建寄予的期望,更明白了身为福建人的我们,身为新时代青年的我们,应志存高远、忠于祖国,努力做新时代具有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念的爱国者。“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青年“要励志,立鸿鹄志”的勉励,热爱祖国是立身之本、成才之基,是立德之源、立功之本。一个人的理想只有同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相结合才有价值,一个人的追求只有同社会的需要和人民的利益相一致才有意义。

撰稿:蔡雅岚、熊美兰   审稿:来朋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