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正文

概论教研室召开“第五章邓小平理论”集体备课会议

【来源: | 发布日期:2019-09-18 】

为了更好地迎接示范校评估,做好思政课教学准备工作,根据马克思主义学院熊美兰院长的要求,2019年3月28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概论教研室在行政楼107室举行了“第五章邓小平理论”集体备课会议。本次会议由马克思主义学院概论教研室主任胡济林老师主持,马克思主义学院名誉院长魏立娜教授、概论教研室全体授课教师出席备课会。

本次集体备课会围绕着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首先,梁桂兰老师就“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一基本路线做了分享,她认为改革开放过程中,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创办经济特区等方面都体现着这一基本路线,教师在授课中应当从多个方面进行把握这一基本路线。其次,郑冰老师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谈了自己的备课感悟,她认为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要从我国的国情出发,让学生认清现在的基本国情。接着,许一柱老师认为,在本章节讲述邓小平理论的内容时要注意把握这些基本理论与当前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相结合,让这一个理论能够更加接地气,比如如何用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践行医德师德的问题。之后,徐舒宁老师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中的基本特征做了一个备课的交流,她认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贫困人口占很大比重、人民生活水平比较低,逐步转变为全体人民比较富裕的历史阶段,在授课中要让学生珍惜现在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魏立娜教授在听完老师们的分享后,就邓小平理论这一章节的重难点与广大教师做了一个交流。她认为,邓小平理论贯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围绕着“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的理论问题,内容覆盖面广,一方面老师们要注意课堂节奏的把控,特别是遇到一些生涩难懂的理论时,注意用例子来调动同学们学习的兴趣。对案例的选择要注意时效性,避免过多讲陈旧的案例,要与国家的政策联系起来,不要把个别的案例说成普遍存在的问题,不要把基本上已经不存在的问题说成现实中仍然广泛存在的问题。注意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另一方面,在做课件时,要协调好不同授课内容的衔接性问题,注意课件之间的内在逻辑关联,才能体现出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历史地位。

最后,概论教研室主任胡济林老师就本次的备课做了一个总结。他认为,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吹响改革开放号角,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立邓小平理论,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在授课中要注意结合当前的国情、省情、校情,才能让学生更好的去理解本章节的内容,要贯彻“课程思政”“思政课程”理念,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国情,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包括正确认识一些社会现象,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消费观等。授课中注意前后内容的连贯,穿插渗透党的十九大精神。接着,胡老师再次强调老师们要充分吸收本次备课会的精神,携带齐全的教学资料,做好万全准备。最后,胡老师在广泛听取老师们意见的基础上,就本学期的期中考试内容、考试形式、考试时间等方面做了一个安排,希望老师在授课的同时,把握授课的进度,做好课程的复习,迎接期中考试的到来。

撰稿:许一柱 审稿:胡济林

概论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