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正文

思政课教师与医学技术系结对教师举行第四次“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竞赛研讨会

【来源: | 发布日期:2020-09-21 】

为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增强医学技术系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进一步打磨参赛作品,提高质量,使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9月18日上午,思政课教师与医学技术系结对教师在马克思主义学院会议室举行第四次“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竞赛研讨会,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熊美兰、概论教研室主任胡济林、邱萍老师、医学技术系临检教研室主任何旭春、微免教研室主任连健、医电教研室主任陈文山、影像教研室主任杜世远、实训中心主任雷娟娟,以及参赛教师彭臻菲、过丹丹、吴清清参加本次研讨会。

参赛选手运用丰富的教学手段和技巧,从价值引领、专业素养和教学特色等方面展示了教学设计的思路,并着重发掘专业理论知识所蕴藏的思政映射点,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与影像、检验、生化专业知识融为一体。接着,各位指导教师对每个知识点、每页课件进行详细剖析,从宏观到微观、从案例选择到用词用句都展开热烈探讨、悉心传授、倾囊相助。

医学技术系各专业主任认为:课程思政应遵循教学规律,凸显专业课程的自身特点,立足于专业课程这个课程思政的承载体,只有专业课程这个承载体站稳了,其承载的思政内容才能有效着陆;专业课教师在保证专业课程的含金量和吸引力的同时,又要在此基础上发挥好育人作用,二者相辅相成,不能简单割裂开来。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师指出:参赛教师在教学设计与备赛中注重将教书育人与课程育人相结合,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相融合,在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中弘扬了抗疫精神,传播爱党、爱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希望参赛教师要把握融入的思政内容比例、时机频次、方法技巧,因为高明的课程思政内容设计,是将思政内容这颗明珠犹如“天女散花”般“洒”在专业内容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适度设计融入节点和融入频次,采用潜在的、不易察觉的隐性传播方式,做到见微知著、溶盐于汤,使学生情感与思想自然升温、“水到渠成”。

本次“课程思政”教学比赛备赛研讨现场气氛非常热烈,大家时常为了某个教学片段争论得面红耳赤,为了做好此次研讨,会前思政课教师为参赛教师提供大量的思政素材和教学建议,参赛教师反复修改课件和教案。大家纷纷表示,这六个小时的研讨会收益颇丰,既深化了教学内容,学到了教学方法又道出了思政味,为参加学院“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竞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对今后进一步探索“课程思政”的育人路径大有裨益。

撰稿:邱萍、胡济林 审稿:来朋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