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检验新进思政课教师专项培训成效,从本学期第14周开始,4位新进教师进行公开课展示。近20名马院教师参与了听课、评课。
张晨琳的授课内容是《形势与政策》课程中的“艰难复苏的世界经济”专题。她从后疫情时代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讲起,深刻阐释了世界经济复苏之路崎岖不平的现状、影响复苏的多重因素及促进复苏的中国动力。评课过程中,大家一致认为她备课认真,条理清晰,善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也诚恳地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她在讲授中进一步加强理论联系实际,所举的例子要与学生专业相联系,避免千人一面,以及需进一步放缓语速等。



杨央的授课内容是《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社会主义法律的特征和运行”专题。她从社会主义法律的作用导入,以“丰县八孩女子事件”一例贯穿,围绕社会主义法律运行的四个环节“法律制定、法律执行、法律适用、法律遵守”通过设置问题展开法理分析。评课中,同行教师们一致肯定她备课充分,教态良好,能够熟练使用教学设备,认真组织教学秩序。同时,也对她提出一些建议:注意精选教学案例串讲教学知识点,运用多种形式调动学生积极性,建议进一步优化案例讲解时间,突出教学重点,并调整语调,建议抑扬顿挫等。

朱丽燊的授课内容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中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专题。整节课程环节完整,从“1919年顾维钧外交谈判失败掩面痛哭”图片切入课程主题,引发学生兴趣,以“国民党金圆券改革”为主线,循序渐进,引导学生得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的选择、历史的选择。评课中,听课教师一致认为朱丽燊老师备课充分,思路清晰,案例典型,课堂互动感强,有效发挥青年教师独特优势;此外,建议课程导入时间调整,授课过程出现口头禅,需要注意纠正。

王康的授课内容是《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专题。他以现实生活中的案件作为导入,以案说法,阐释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法治思维、如何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以及提升法治素养的途径。评课中,听课教师一致认为王康老师备课充分,逻辑清晰,法理结合、分析得当,师生互动良好;同时,也对他提出一些宝贵建议,要进一步优化教学内容安排,加强重难点的讲解。

四位新进青年教师备课认真、上课充满激情、对教学工作兢兢业业的态度给听课老师留下深刻印象。本次公开课为思政课教师提供了学习交流、锻炼自我、提升素质的平台,对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希望他们向有经验的老教师学习,不断磨练教学基本功,早日成为思政课教学的行家里手。
文字:张晨琳 审核:来朋珍 责编:张茵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