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思政课”和职业教育的重要指示批示,教育部职成司会同人民网联合推出职业院校师生“同上一堂思政大课”系列课程。2022年9月17日下午2点,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全体思政课教师以在线观看“同上一堂思政大课”系列课程第一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坚持、捍卫、发展》。
本次“思政大课”分别由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颜晓峰、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李晓培、北京市商业学校思政课教师王珂进行讲授,他们将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变成“红色大学校”,把展览融入思政大课堂,沿着历史的脉络让广大师生看到了中国一路走来的峥嵘岁月,加深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和发展脉络的理解,也激励着广大师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力奋斗。一个小时的课程带给了屏幕前的老师们很多的思考和感悟。


徐舒宁表示:进入新时代,我国发展站在新的历史方位,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迫切需要科学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世界上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当代中国大踏步赶上世界、引领时代发展的康庄大道,必须毫不动摇走下去。新征程上,我们必须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蒋楠感慨:这堂思政大课讲解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接续发展的新特点;讲述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28年浴血奋战建立新中国的历史;指出我们中国共产党敢于刀刃向内、刮骨疗毒,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流砥柱。作为一名高校思政教师,更应该讲好中国故事、讲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讲清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蓝图,为国育人、为党育才。用自己的知识、智慧、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做知识的传播者、智慧的启迪者和情操的陶冶者。
张晨琳认为:“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头,沿着习近平总书记当年的足迹,我们悟初心、担使命。”今天的思政大课,为高校思政课教学工作提供了鲜活教材和宝贵的精神给养,对我学好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亦具有启示意义。作为思政课教师,我会学好讲好思政课、坚定‘四个自信’,努力做到‘八个统一’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
这堂思政大课让老师们再一次深深感受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它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敲锣打鼓可以实现的。作为思政课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发扬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投身强国伟业,以奋斗诠释青春之美。
文字:曾美玲 审核:来朋珍 责编:张茵珠